▍故事簡介在森林深處,黑暗悄悄醒來,膽怯的躲在棉被下,羨慕閃閃發光的光明。然而,當他踏上一場探索未知的旅程,夜晚的星光、月亮與營火,床邊故事和道晚安的輕吻,黑暗發現了黑夜的溫柔與美麗……▍本書特色◆繪本推廣人「海狗房東」翻譯及專文導讀推薦◆BONUS!精彩幕後花絮瞭解作者創作過程∼◆創作形式獨特並具代表性,值得細細玩味的收藏繪本!荷蘭微物設計師以平面設計與電影結合的方式,使用攝影、手作場景和定格動畫的技法,創造出以「靜物」作為媒材的繪本。書中所有角色、道具和場景皆為手工立體製作,再拍攝為定格畫面。藉由複合媒材創造出一個值得細細玩味,吸引讀者觀賞細微圖像的繪本藝術。◆充滿魅力的敘事手法,宛如紙上劇場的細節佈景!獨特的迷你世界設定,透過微小物件和文字敘述,使用鏡頭來捕捉抽象與具象的細緻平衡,創造出屬於作品的現實並將其呈現於影像中。◆療癒力滿滿!文字優美,情節生動!探討恐懼、勇氣與接納自我的議題,巧妙講述黑暗自我發現的故事。當黑暗開始害怕夜晚的降臨,卻在旅程中發現夜晚別具魅力,學會了欣賞那些只屬於夜晚的美好。故事溫馨充滿希望,帶給我們勇氣與安慰,瞭解每個時刻都有它獨特的美麗。▍專文導讀海狗房東 本書譯者•繪本作家▍各界名人 真摯推薦(依姓名筆畫排序)李若昕|繪本作家林辰唏|演員、作家查理小姐|插畫家陳欣希|臺灣讀寫教學研究學會創會理事長游珮芸|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湯舒皮|圖文創作者黃筱茵|資深兒童文學工作者劉亞菲|繪本譯者盧方方∣後青春繪本館主編賴嘉綾|作家、繪本評論人簡嫚書|演員檸 檬|「檸檬的家」粉絲頁版主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◆跟著小主角的一場旅行,進入有著真實元素,卻也充滿想像力的探險世界。透過作者微型攝影視角、光影與場景的設計,畫面中的真實與想像並行著,創造出不同層次的閱讀體驗。──李若昕|繪本作家◆不論黑暗光明都各自帶來不同的體驗,每一份體驗都是一場冒險!在路途中我們與自己相遇,透過冒險中經驗的差異帶來的不同風景,而我們也因為這樣的冒險變得勇敢且更貼近自己!──林辰唏|演員、作家◆這本繪本讓我感受到如同聆聽搖籃曲般的溫暖與放鬆。故事開頭巧妙化解孩子對黑暗的恐懼,彷彿與小黑暗同行,踏入童年幻想的黑夜冒險,逐漸放下害怕,發現隱藏在夜色中的溫柔與光亮。實物與模型的場景,使這場歷險更具臨場感。──查理小姐|插畫家◆每個靈魂深處都有一片無法觸及的黑暗,卻鮮少有人願意凝視它、擁抱它。這本書以精緻微型場景,將那份最私密的恐懼具象化為一個怯懦的小黑暗,帶著我們走入夜的國度。在星光與微光交織的溫柔裡,我們彷彿看見了自己那顆躲藏的心,終於明白:唯有正視脆弱,才能尋得真實的光明。──檸 檬|「檸檬的家」粉絲頁版主 ▍作者的話我「拍」出一本黑漆漆的繪本!透過《小黑暗》,我想帶大家走進「黑暗」的世界,認識一個與眾不同的角色——黑暗。黑暗的發現自我之旅故事中的「黑暗」,從未真正感到自在,因為他總認為自己帶給人們的只有恐懼和不安,甚至因此感到羞愧。他羨慕光明的美麗與力量,渴望像光明一樣受到大家喜愛。然而,在這場即將開始的夜晚冒險中,黑暗展開了一段發現自我的旅程;在一個神祕角色的引導下,他將慢慢發現始終被自己忽略的美好一面。勇敢踏入未知,接受真實的自己這個故事講述的是戰勝恐懼、找到自我價值,並學會接受真實的自己。有時候,我們必須勇敢地踏入未知,才能找到回家的路。在充滿光的生活中,我們總是尋求光帶來的安全感,很少關注黑暗能為我們提供什麼。黑暗象徵著未知的世界,通過面對未知以及我們的恐懼與情感,我們能更深入地了解這些情感的根源,進而認識自己是誰。像電影一樣真實生動跟《小紙團》一樣,《小黑暗》裡的所有圖像,都是我手工製作、然後加以拍攝的。但是有別於《小紙團》全部使用紙的素材,《小黑暗》則是使用木材、泡沫、冰棒棍、森林裡的樹枝、乾花、黏土等等五花八門的材料,再運用各種光源營造氛圍,構築出黑暗的世界,就像在拍電影一樣。這種創作方式讓我非常入迷,因為每件物品都是獨一無二的,讓故事看起來更加真實生動,希望也能讓閱讀這本繪本的你更能沉浸其中。最後,我想分享一個書中隱藏的小彩蛋:你發現了嗎?在書的最後一頁,所有星球都有自己的名字:棉花糖星球、黃色布丁星球、漢堡軟糖星球和巧克力星球!都是我喜歡的小零嘴。
作者簡介瑪麗特.寇可 Marit Kok圖像創作者,對定格動畫和手工藝非常著迷。她畢業於鹿特丹的威廉.德庫寧學院,同時具有平面設計和電影專業背景,一直致力尋求讓兩者碰撞出火花的方式。手製佈景、攝影與定格動畫,是她創作的重要元素,藉此打造出栩栩如生的世界。譯者簡介海狗房東作家與譯者,曾製作Podcast節目「故事休息站」。繪本作品有《他們的眼睛》、《發光的樹》及《媽媽是一朵雲》等,也寫了三本台語幼兒繪本和一本散文集《也等雨停也在雨中行》。個人網頁:higowu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