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發生在南美洲委內瑞拉的真實故事。有一群小朋友居住的地方,房子越蓋越多,空間越來越密集,小朋友連個遊戲、活動的區域都沒有,於是大家決定聯合起來,喚起大人們的注意,讓營造一個遊戲場,變成所有人共同的事。即使是小朋友,對於自己的生活環境也可以有自己的主張,只有自己才能真正代表自己、爭取自己參與公共空間決定的權力,和大家一起建立「新家園」。
作者簡介 關於本書 1920年代,當南美洲國家委內瑞拉的主要出口項目從咖啡轉變為石油,許多農人開始湧進市區。一開始只有些許人,到了50年代大批來自鄉村聚落的移民住進如卡拉卡斯(委內瑞拉首都)與瑪拉開波等大城市裡。但是,這些大城市都還沒有準備好迎接這麼多新的住民。沒有足夠的房子、沒水沒電也沒下水道,更糟的是,沒辦法提供足夠的工作機會。許多人擠在城市外圍簡陋的房子裡,既不舒服又悲慘。有時,他們還得捍衛自己僅有的空地。 在卡拉卡斯,來自鄉村地區的人們寄居在城市四周的山坡地,夢想有一天可以搬到位於谷地的城市裡,不再受土石坍方的威脅、而且可以有足夠的飲用水、也不會再聞到刺鼻的污水與垃圾味。但是,大多數的人終究無法離開。每一年還湧入更多人。現在,委內瑞拉一半的人口居住在這所謂的「平民區」(barrios)內。 本書是一個發生在卡拉卡斯城郊的聖荷西「平民區」,一群孩子們爭取遊戲空間的真實故事。雖然至今他們的夢想仍未成真,但他們還是懷抱希望,努力爭取屬於自己的遊戲場。 譯者簡介 楊清芬,台大心理系畢業、柏克萊加大教育心理碩士、台大城鄉碩士,目前任職於台大城鄉基金會,專門從事與空間有關的人事物規劃工作。沒有這些頭銜的時候,其實是很會胡思亂想;看到新奇新鮮的事,就會瞳孔發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