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一本以小男孩想要洋娃娃為主軸的故事。只因他是小男孩,這小小的心願就惹來哥哥說噁心,鄰居的小朋友罵娘娘腔,爸爸也只肯買別的玩具給他……。直到有一天,奶奶來了,不但實現了小男孩長久以來的心願,並且讓爸爸了解玩洋娃娃的男孩其實沒有什麼不好。一本幫助兒童了解「愛與平等」的繪本。〈我會愛精選繪本〉系列之一。兒童心理醫師陳質采測劃、導讀。
作者簡介 夏洛特.佐羅托(Charlotte zolotow),1915年出生於美國維吉尼亞州的諾福克市(Norfolk)。自威斯康辛大學文學系畢業後,即投身兒童文學工作,為多產的童書作家,作品超過70部,擅長書寫童世界的生活經驗。她的文字簡潔優美,充滿詩意。 夏洛特.佐羅托主張:寫給孩子的東西,是同一事件、感受、現象中,成人的自覺及童年回憶的雙重組合。她相信:童書不只承載共通真理及情感,還應該有「不可預期的必然性」(The unexpected inevitable)元素;讓不同的孩子可以因自身的經驗,對故事有不一樣的新鮮感,透過這些發自孩子內心的原發性體驗,故事的主題及方式得以無限展延,而衍生無限的可能性。 她最早在Harper出版社的童書部門工作,中間曾一度因教養孩子離職,不過她與Harper的淵源頗深,後來又再度回到該公司的少年書部門。1981年,她升任Harper少年書副發行人和Harper & Row出版社的副總裁。六年後,她放棄這些行政工作,改任Harper少年書的編輯顧問及策劃自己作品(夏洛特.佐羅托系列)。 夏洛特.佐羅托的努力,贏得《出版家週刊》(Publishers Weekly)的讚美:「她不只是童書的作者,更是Harper & Row出版社傑出兒童讀物背後推動的手。」她的成就,也為她贏得無數榮譽。因「對兒童文學有傑出貢獻」、「對兒童文學影響深遠」,夏洛特.佐羅托分別於1986年獲得明尼蘇達大學艾威.可藍大獎(Irwin Kerlan Award)、1990年南密西西比大學銀牌獎及1991年美國圖書館協會圖書館從業人員的一致推崇。 目前,夏洛特.佐羅托住在紐約,為Harper Collins兒童書的編輯顧問,仍努力不輟的為孩子生產好書。 譯者簡介 楊清芬,畢業於台大心理系,柏克萊加州大學教育心理所和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。 曾當過公務員、研究助理、中文老師,以及兒童音樂班講師。最後決定還是乖乖工作,目前任職於台大城鄉基金會。 有一頭永遠梳不整齊的頭髮。是一個看起來很理智,其實很容易感動、很會哭的人。喜歡玩,會胡思亂想,看到漫畫、故事書、玩具、各種新奇的事情,眼睛就會亮起來。當然,在專業上還是很力求上進的。